臧洪显然不明白这个什么职务,但林朝也不多做解释,只让他先休息几日,然后去师兄崔琰那里报道,到时自然明白。
望着面目雄壮而一身正气的臧洪,林朝忽然笑了。
全天下有名的铁头娃,如今徐州已经收纳了大部分。
田丰、崔琰、审配、如今再加上臧洪,组一个四大金刚的团体不成问题。
国有诤臣,其国不亡。
有这种能说话,敢说话,务实求是的人在,永远是国家机构的退烧贴,冷静药,用来警醒当权者再好不过。
如果一个政权听不进任何反对的意见,甚至连反驳的声音都不允许出现。
那这个国家,也就走到了尽头。
这些诤臣的存在,便是最后一道底线。
任命了臧洪之后,林朝又留几人吃了顿饭,席间太史慈也见到了林朝新任护卫张郃,顿时心中生出了一丝好奇,却没有多言。
饭后,林朝又勉励了太史慈几句,同时亲眼看了看徐盛身上那触目惊心的伤口,最后等三人离开林府的时候,仿若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一般,充满了斗志。
太史慈一行人离开后约莫一个时辰,林府便迎来了第二波客人。
不过这次,却是不速之客。
当蔡邕出现在院中时,林朝本能的感觉到一阵凉意,刚挤出笑容想要上前见礼的时候,却见蔡邕气呼呼道:“林子初,你做的好事!”
“蔡公此去广陵,功高劳苦,为何一回来便如此大的火气?”
林朝满脸诧异道,假装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
蔡邕虽名满天下,但林朝本来是可以不鸟他的。
只可惜大家关系日渐熟了之后,更兼蔡老头身上还有一个诛杀董贼的光环,导致林朝只能陪着笑脸。
见林朝打马虎眼,蔡邕更生气了,大吼道:“哼,林子初你莫要跟老夫嬉皮笑脸,老夫只问你,我女儿头上是怎么回事?”
蔡邕回到郯县之后,自然想念半载未见的女儿,更听说了自己的次女蔡贞姬前来探亲的消息,心中更是欢喜。
可等他到达馆驿之后,却见到长女蔡琰头上鼓着一颗大包,明显是被硬物砸伤所致,顿时急火攻心,连忙问女儿是怎么回事。
蔡琰乃堂堂大家闺秀,和别人打架这种事怎么好说出口,当即连忙推说是自己不小心跌倒磕伤的,蔡贞姬也在旁打圆场。
但蔡邕是何等精明,马上察觉到了女儿在撒谎。
再三追问下,蔡琰只得将事情如事禀告。
这下蔡邕彻底怒了!
林子初,老夫在外面为你来回奔走,可你却致使家中妻妾殴打老夫的爱女……
简直是丧尽天良!
此番定不与你干休!
于是,便有了今日蔡邕登门这一幕。并且蔡邕已经打定了主意,若是林朝不认,就找到他老师郑玄那去,看他如何收场。
至于其他的顾虑,见到爱女被伤后,蔡邕早已顾不上了。
林朝拱着手苦笑道:“蔡公息怒,息怒,此乃误会一场,还请蔡公容某细细说来。”
“哼,误会?”
蔡邕冷笑道,眼中写满了不信。
“自然是误会。”
“那你说说是什么样的误会,才能让你林长史指使家中妻妾围殴小女。老夫倒要看看你如何狡辩!”
林朝无奈道:“蔡邕,此时非某指使,令爱所受之伤,其实是……”
听完林朝的解释,蔡邕本来愤怒的面孔这才稍微平静了一些。
“如此说来,倒是小女辜负你林长史的一片好意喽?”
蔡邕冷笑道,声音中满是嘲讽之意。
“不敢,不敢,只因某没有管教好家中妻妾,才致使出现这等误会,还请蔡公恕罪。”
“这还差不多。”
蔡邕明白了事情的始末,又见林朝连声赔罪,脸色这才好了一些。
“书呢。”
林朝赶紧从怀中掏出了那本《三字经》递了过去。
蔡邕翻开里面的内容后,面色一阵动容,心中彻底相信了林朝的说辞。
此书之贵重,足可为传世之蒙学经典。
林子初肯将此书赠与昭姬,足可见其的确是一番美意。
如今弄成这个结局,也可谓是阴差阳错了。
蔡邕看了一会,不动声色的书揣进了怀中,脸上却是阴雨转晴,开口笑道:“既如此,倒是老夫错怪贤侄你了。”
这突如其来的一声贤侄,差点骚断了林朝的腰。
你们这些大儒都这么无耻的吗!
变脸比翻书还快啊!
不过好歹是摆平了蔡邕,林朝也懒得跟他计较脸面的问题,便开口问道:“蔡公此去广陵,不知可有收获?”
我让你给我买得热搜呢?
天可怜见,我林子初心中始终有一个名士的梦啊!
蔡邕表示,许劭那家伙不肯写得快点,所以我把人带回来了,新一期的月旦评很快就会有的。
紧接着,蔡邕反而开始质问林朝学宫何时开学。
作为学宫祭酒,这可是他下半辈子的精神寄托。
林长史表示,什么时候有月旦评,什么时候学宫就开了,蔡公你也不要着急。
然后蔡邕就觉得跟林朝聊天挺没意思的,遂拿着《三字经》告辞离开。
可等离开之后,蔡邕又想明白了林朝的意思,遂乘着牛车来到了城外,想看看许劭月旦评的进度。
不同于许劭刚到郯县时的形单影只,此时许劭的草庐中,已经聚集了一些品评之士,皆是许劭邀请而来辅助他品评人物的。
蔡邕关心学宫之事,也不拐弯抹角,索性开门见山道:“子将老弟,月旦评可有成文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