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贤放弃了营救程务挺和王方翼。
完全出乎于圣人的预料。
在她预想中,李贤至少也要慷慨激昂地劝谏一番。
哪曾想,屁都没放一个,这表现跟裴炎那时完全两样。
李贤现在等于是李氏皇族的一个风向标,连他对程务挺和王方翼都无动于衷,其余人更是不会掺和半分。
没了对手挑衅,这使得圣人如同一拳打在空气里,很是没劲。
十二月二十六。
圣人派遣左鹰扬卫将军裴绍业携带圣旨,在军中斩了程务挺。
程务挺一代名将威震塞外诸胡,可谓是薛仁贵死后大唐军方的扛把子。
黑齿常之在程务挺的面前,不管是威望还是本事,都不够看。
这不,程务挺一死,可谓是亲者痛仇者快。
突厥人得悉程务挺被杀,高兴得手舞足蹈,纷纷设宴相互庆贺。
令人不可思议的是,突厥人居然兴建祠庙供奉程务挺的牌位,称之为神主。
程务挺之死,让人扼腕叹息。
这个消息传到甘露殿,圣人默然无语了很久,就不知道她的心中,到底是何感想。
这是后话,表过不提。
十二月二十八。
除夕前一天,夏州都督王方翼被召入神都,随即被打入大牢。除夕当天,王方翼被下旨流放崖州。
王方翼和程务挺交情深厚,王方翼又是废皇后王氏的堂兄,早已经是圣人的眼中钉。
圣人能杀程务挺,王方翼命不久矣。
果然没多久,王方翼就在途中病逝。
除夕,按照惯例,皇帝李旦在太初宫摆下了盛宴。
在一番明面热闹,暗流涌动下,时间到了第二天。
在这新年的第一天,圣人以徐敬业之乱平,改元垂拱。
开启垂拱元年新纪元。
在这新的一年,李贤决定改变策略。
秉承着老朱‘深挖洞、广积粮’的策略来韬光养晦,暗中积攒力量。
一改之前,完全‘独夫’的做法。
‘独夫’是坐在明面上的,暗中还是要有力量的。
一个好汉三个帮,就是这个道理。
太平公主的‘皇家一品餐厅’连锁产业在长安洛阳两地,已经初现雏形,接下来就是向外扩张了。
李贤筹划的‘好再来’连锁客栈,也提上了日程。
李贤的策略,就是先从衣食住行开始,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唐的同时,也利用这些来积蓄力量。
在神都的朝野眼中,李贤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偃旗息鼓、深居简出。
在神都的街面上,几乎难以见到他的身影。
就连程务挺和王方翼先后被杀,都不能让李贤有所动静。
雍王爷的胆子,怎么越来越小了?
这让大家又开始猜测纷纭。
李贤对这些都视而不见,专注于他所要做的事。
好在,这一切都掩盖在即将到来的大婚上。
正月十八,大婚来了。
雍王李贤迎娶武氏女武诗情,这桩婚事的意义可谓重大。
规模宏大,自不必说。
婚礼过程繁琐,也不去述说。
至于洞房花烛,老牛啃嫩草,各种详情省略三万字。
如有需求,请自行脑补。
新婚燕尔,如敲骨吸髓。
说来也是李小贤能忍,重生这么久,武诗情可谓是他的第一个女人。
之前对上官婉儿,往往只差临门一脚。
历史的车轮,不会因为李贤的夜夜笙箫而停滞不前。
正月二十二,西京留守刘仁轨病逝,享年八十四岁。
刘仁轨德高望重,也是唯一能让圣人有所忌惮的人了。
他的死,令人扼腕叹息。
也让武氏兄弟及其党羽,大大地松了一口气。
就连武壮,都听到了圣人在得到刘仁轨的死讯时,长长地松了一口气。
刘仁轨的病逝,也预示着这天下,再也没有任何人,值得武则天敬重。
明面上,圣人表现得极其悲伤,下旨为刘仁轨辍朝三日,命在京官员依次到其家中吊祭。
追赠刘仁轨开府仪同三司、并州大都督,陪葬乾陵,赐其家实封三百户。
李贤也去吊祭。
场面之大,几乎超过一般王侯,可见圣人对刘仁轨的看重。
时间流逝……
这天,圣人的心情不错,近来的各项事宜,都很是顺利。
处理完政务,圣人正想去白马寺玩鸟,太平公主来了。
太平公主朝着圣人盈盈一拜,笑颦如花地称道:“儿臣叩见圣人,圣人万福金安。”
“免礼!”
圣人的目光注视在太平公主身后侍女提着的食盒上,问道:“今天带的又是什么?”
“二哥新开发出来的几样小炒,请娘品尝。”
太平公主带来了李贤新开发的菜样:麻婆豆腐、地三鲜、爆炒腰花、小鸡炖蘑菇。
“不错,看着挺有食欲!”
几样小炒一摆色泽不错,圣人一看感觉有些饿了。
“儿臣伺候娘用膳!”太平公主兴高采烈地为老娘布菜。
圣人尝试之后,不免胃口大开,又有些好奇地问道:“这些菜,都是李贤所做?”
“可不是,二哥闲着没事就在琢磨做菜,而且二哥还打算出一本书,叫(大唐皇家食谱)。二哥说要丰富大唐百姓的食谱,做到美食大唐。”
圣人吃了一些,放下筷子皱眉道:“李贤整天就忙着这些?”
“还不止呢,二哥还重新规划了雍王府,说是要重新改造,建造更加宜居的生活!”
“改造王府?”圣人神色一动,李贤要大兴土木,这是想要做什么?
太平公主笑着道:“对呀,二哥说现在王府的布局什么的,住着太令人压抑。儿臣听了二哥的介绍,也都有将公主府拆了重建的念头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