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酒宴即将结束之时,国王满脸感激之色,目光转向唐三,郑重地说道:“圣僧,你们几位实乃是小女的再生恩人啊。我这小国虽然算不得如何富强,但宫中奇珍异宝、所想之物却也是应有尽有。你们若是有什么需求,只管道来,朕必然竭尽所能满足。”
国王的话语一落,八戒便第一个忍不住开了口。他一边咀嚼着口中的美食,一边含糊不清地咕哝道:“国王陛下,说实话,别的东西我们都不怎么稀罕。这一路上餐风宿水的,行李越少越好,轻装简行才方便。可是,唯独有一样东西,我们却是极为需要。”
国王闻言,眉头微挑,好奇地问道:“哦?究竟是什么东西,你不妨直言。只要我宫中有,定然不会吝啬,定当双手奉上。”
八戒闻言,鼻子微微抽动,目光在宫廷之内四处扫视。只见这宫廷之上,珠光宝气、琳琅满目,玉雕金琢的摆件极尽奢华。他心中一动,随即狮子大开口地说道:“国王陛下,实不相瞒,我们师徒几人一路走来,跋山涉水,历经千辛万苦。在这漫长的旅途中,有一样东西无论走到哪儿都是万能的,没有它则是万万不能。所以,我们想求国王陛下赐予我们黄金万两,以备不时之需。日后在路上,也可免去化斋露宿之苦。”
国王听了八戒的话,先是微微动容,随即面色恢复和善,点头说道:“这又有何难呢?来人啊,速去库中取黄金三万两来。”国王话音一落,便有宫人领命而去。
然而,就在这时,唐三却急忙出言阻止道:“国王陛下,且慢!切不可听信我这徒儿的胡言乱语。我们乃是出家人,修行之人怎能动贪念?黄金虽贵,却非我们所求。”说着,他指了指八戒,继续说道:“我们将公主安全送回,并非是为了求得什么荣华富贵。只是既然从贵国路过,按照惯例,需要请国王陛下在通关文牒上加盖章印,以便我们继续西行。”
八戒见师父如此说,心中虽然有些沮丧,却也不敢再多言。他撇了撇嘴,没有再说话,只是闷头继续吃着桌上的佳肴。而国王听了唐三的解释,也露出了理解的笑容,点头称赞道:“圣僧果然高风亮节,不为财物所动。既然如此,朕即刻便为你们盖印通关文牒。”
说罢,国王便命人取来通关文牒,亲手在上面加盖了国王的宝印。
国王听到唐三那谦逊而真诚的话语,脸上的笑意愈发深邃。他轻轻颔首,道:“圣僧,您的智慧与修为,实乃朕之楷模。这黄金俗物,的确不足以表达朕的敬意。”说着,他双掌相合,向唐三深深一礼,“若有不周之处,还望圣僧海涵。”
唐三见状,急忙还以一礼,道:“陛下言重了,贫僧只是尽己所能,何敢当此大礼?”
话音未落,大殿左侧屏风后面突然传来了一阵轻盈的嘻笑之声。这声音如清泉击石,又如莺啼初春,让人忍不住侧目。唐三第一个反应过来,侧头望去,只见屏风后隐约露出几个窈窕的身影。
她们身着华丽的绸衣,头上银簪闪烁,眉间更悬着晶莹的玉帘,相貌清丽脱俗,人间难得一见。
国王也注意到了这一幕,他解释道:“这几位乃是百花姑娘的姐妹,平日里在宫中深居简出,少见世面。今日见到圣僧,难免有些失态,还望圣僧勿要见怪。”
百花姑娘自然指的是百花羞,而她的姐妹自然也是公主无疑。唐三闻言,忙道:“国王陛下言重了,诸位公主天真烂漫、美貌动人,实乃宫中之宝。贫僧能有幸得见,已是三生有幸。”
国王听了唐三的话,哈哈大笑起来:“圣僧果然是个妙人!来,朕再敬你一杯。”说着,他端起手边的金杯,杯中琥珀色的美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这酒显然是宝象国特有的佳酿,香气扑鼻,令人心醉。
唐三看着眼前的美酒,心中虽有些动摇,但想到自己出家人的身份,还是毅然决然地咽下了口水。他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,道:“多谢陛下美意。贫僧身为出家人,不便饮酒,就以茶代酒,回敬陛下。”说着,他轻轻一举茶杯,一饮而尽。
国王见状,也不强求,只是微笑着点头:“圣僧果然是个有原则的人。既然如此,朕就不再劝酒了。只是明日圣僧即将上路,朕心中实在不舍。但愿圣僧此行能够平安顺利,一路通行无阻。”
唐三端起眼前的茶杯,微微闭上眼睛,深吸一口气,随后一口气将茶水喝下。这茶虽然不算苦涩,但对他来说却似乎缺少了些许味道。他并非品茶的行家,对于各种茶叶的细微差别并不敏感,只觉得这茶与他平日所饮并无太大不同。然而,这并不影响他对茶本身的尊重,毕竟这是国王盛情款待的一部分。
坐在国王身旁的百花羞公主看着这一幕,心中不禁有些焦急。她早就对唐三心生爱慕,但此刻父皇却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心思,只顾着与唐三等人闲聊。她忍不住暗中拉了拉国王的衣袖,希望能引起他的注意。
国王其实早就看出了百花羞的心思,只是在这种场合下不便直接点破。他顺着百花羞的动作,将目光转向了她,眼中闪过一丝溺爱。然后,他转向唐三等人,微笑着说道:“诸位高僧,今日薄宴不恭,还望诸位莫怪。”虽然话中透露出歉意,但实际上是暗示酒宴即将结束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